与三年前相比,上海资深股民余超的“作息时间表”发生了明显的改变:每个交易日提前15分钟打开电脑,观察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开盘走向。
“股指期货开盘时段的表现,往往会提前反映现货市场全天的基调,所以这15分钟是必须关注的时段。”余超说。
事实上,三年前起步的中国内地股指期货市场,改变的不仅仅是股民们的投资习惯。曾经备受“单边市”困扰的中国股市,开始学习利用双向交易机制“对冲”存在的风险。
2010年4月16日,作为中国内地先进只,也是迄今先进一只金融期货品种,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。
三年间,沪深300股指期货迅速成长为国际衍生品市场的“后起之秀”。截至3月28日,其三年累计成交2.4亿手,成交金额194.9万亿元。美国期货业协会对全球80余家衍生品交易所的排名显示,2012年中金所凭借单一产品进入全球24强,沪深300股指期货年交易量则排名同类产品第五名。
在国金期货首席经济学家江明德看来,中国内地股指期货市场起步三年呈现出日趋显著的“价格合理性”,而这主要体现在“一高一少”之中。
“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期限拟合度高达96%以上,相当于成熟衍生品市场的水平。与此同时,期现基差的降低使得套利机会越来越少。这说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状态很稳健、很理性。”江明德说。
三年间,股指期货对所依附的现货市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。波动幅度高一直是A股市场受到诟病的缺陷之一。有统计显示,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后,沪深300指数涨跌幅超过2%和3%的天数分别下降了54%和66%,相应的波动幅度在1%以内交易日则增加了近15%。
厦门大学助理教授韩乾的一项研究表明,排除其他因素,股指期货上市后,中国内地股市的波动率平均降幅约为25%。
“这三年,让散户们心惊肉跳的暴跌暴涨确实少了。”上海股民朱林军说。
期货专家江明德也表示,熨平现货市场波动率是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较大的贡献。而这,将较终惠及现货市场的所有参与者。
与平抑波动、发现价格相比,股指期货对于A股收益模式乃至投资理念的改变,无疑更为深刻。习惯了单边市中靠股价上涨赚钱的中国股市投资者群体,开始利用股指期货提供的双向交易机制学习对冲风险。
来自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数据显示,截至3月22日,70家证券公司、47家基金公司、7家信托公司、5家QFII(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),以及14家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,陆续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参与股指期货交易。
因为有了风险对冲工具,许多手握巨资的机构面对市场大幅波动时,不再急于买入或抛售,而是选择现在股指期货市场进行相应操作,然后在现货市场买卖股票后平仓股指期货头寸。这或许是过去三年中国股市出现的“典型变化”之一。
另一个“典型变化”,则是不同策略投资产品的“爆发式”增长。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,2011年开始采用创新策略的私募产品不断增多,其中包括采用沪深300股指期货对冲的市场中性基金、股指期货套利基金等等。目前,非传统股票多头的私募产品占比已经达到近16%。